欢迎来到健康调查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

健康调查网

抗疫前线的青春之歌——隔离点工作记录

发布时间:2022-07-18     来源: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结束隔离点的工作,转到集中隔离点休整、隔离,已经两天了。这两天里,我经常会回忆起之前22天工作的点点滴滴,由衷地敬佩我们团队的努力和坚韧。这22天的辛苦和汗水汇聚到时代洪流的抗疫乐章里,唱响积水潭团队的青春之歌。

  接到通知后,我们一组共9人,坐上了去往隔离点的班车。班车上,大家都不清楚有什么样的困难在等着我们,作为陌生人的组员们还都在愉快地聊天、自我介绍。作为一个第一次担任小组长的我,很想多嘱咐大家几句,但不善言辞的我犹豫许久,只憋出了一句:“大家一定要团结互助,完成隔离点的工作。”

  隔离点的工作繁重而细碎,分为白区(清洁区)信息联络组和红区(污染区)核酸组。白区的工作主要是沟通、联系、协调、调度,整理汇总各种信息,虽不像白区工作体力消耗那么大,但也会经常感觉脑力和情绪被掏空。红区主要是在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的前提下,穿着隔离服给隔离人员测核酸,带领隔离人员进入和离开隔离点,经常需要穿着隔离服工作3、4个小时,工作结束时全身湿透、脱水2、3斤是常有的事。

  当疫情即将过去的时候,涉酒吧疫情突然爆发,我们的工作量突然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而且由于这波疫情来势汹汹,传播风险大,需要对每一位送来的隔离人员进行采集“口咽、鼻咽、血样”的三件套,这无疑也增加了工作量。面对突发的疫情,我们的队员没有慌乱,依然勤勉有序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直到工作的最后一天,我们的队员勤恳踏实,坚持站好了最后一班岗,给隔离点的工作进行了完美的收官。

  史燕燕作为红区的队长,也是我们团队中唯一的党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她最常说:“队长,放心!”在她的带领下,红区的工作开展得流畅、有序。

  盛超的岗位在白区,肩负汇总、整理工作台账、清点样本和每隔一天就要给在隔离点的200余位工作人员做一次核酸的工作。她写的寥寥数字,但却是整个隔离点工作的核心,每一天的工作安排,每位隔离人员的计划,都源自这个表格,工作时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压力极大。虽然隔离点的夜班说是由我和北大国际的队长王征两人承担,但自从酒吧疫情暴发以来,经常要加急给隔离人员采样,不分昼夜,不分时间。因此那段时间盛超老师几乎每天后半夜都要被我们叫起来。就在这种工作强度下,她的口头禅依然是“没问题交给我,马上处理好。”

  王艳是红区团队里唯一的临床医生,几乎成为了隔离点300余位隔离人员的专职全科医师。每次隔离人员出现了身体不适,都是她第一时间去看诊、安慰。

  杜欣作为一名团队里的药师,隔离人员的药品都要由她亲自过目、判断和用药指导,保障了隔离人员及时用药。

  孟静格外细致,她把隔离人员的特点都记下来,甚至到“哪位隔离人员会晚起、采核酸可以最后”这种小事。

  黄珊温柔又善良,在一次凌晨3点半,被我喊起来去安慰17岁的隔离人员,她迅速整理好,和我欣然前往。

  李林是一位踏实肯干的队员,3周的辛苦工作,使本就单薄的她又“成功减重”7斤。

  我们一组9人,不负医院对我们的期望,顺利成功完成了昌平区卫健委的任务,用我们的青春,给党献上生日的赞歌。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07/t20220715_27724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网站地图 健康产业项目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