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在完善医保防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做法,得到国家医保局的肯定,国家医保局《医保工作动态》(2022年第40期)全文刊载《陕西安康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精准监测帮扶》。
陕西安康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精准
监测帮扶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立足过渡期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现实需要,不断完善医保防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做优做精信息化监测机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共用,推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一、建模块,精准监测,筑牢防返贫“防火墙”。聘请专业机构,依托医保智能监管系统开发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预警模块,整合乡村振兴和医保部门信息资源,将脱贫户和纳入乡村振兴防止返贫监测的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户(以下简称“三类监测户”)家庭成员纳入监测范围。重点监测脱贫户和“三类监测户”家庭成员参保、资助参保、慢性病待遇享受、住院费用负担等情况。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时动态监测上述人员医保综合帮扶政策落实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点,实现重点人群监测帮扶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加强重点人群基金使用情况监测,对特困人群季度个人住院频次大于5次、住院时间超过90天的开展实地稽核,坚决打击少数医疗机构诱导住院行为。
二、建机制,精准共享,实现部门联动一盘棋。区县层面建立乡村振兴部门和医保部门监测预警信息推送和风险研判机制。定期对各镇、街道医疗救助对象门诊就诊人数、卫生院接诊就诊数、门诊费用明细、就诊范围、慢性病就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系统排查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点。充分发挥医保大数据监测优势,重点监测脱贫户和“三类监测户”个人月自负费用合计超过3000元、个人自负费用累计超过1万元、家庭成员累计自负费用达到2万元以上或人均自负费用达到6000元以上,一般农户自负费用超过2.6万元的人员信息,区医保部门及时推送给乡村振兴部门进行核实比对、及时干预、精准帮扶。2021年,累计向乡村振兴部门推送监测预警数据1106条。
三、建平台,精准帮扶,织密基本医保安全网。2021年5月以前,主要靠“农户申报、镇村排查、上级交办、综合研判”的方式核查面临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信息,不仅加大了基层工作量,还存在监测不及时不精准问题。2021年6月份以后,通过区级医保预警监测模块向同级乡村振兴部门推送预警数据,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帮扶的精准性。在研判核实、比对公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监测对象的风险情形,依托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统筹政策资源、综合施策,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自监测预警模块启动以来,医保部门主动推送预警信息,联合多部门通过综合研判、入户核查,已对419人及时采取低保、临时救助、公益岗位、防贫保险、社会捐助等方式落实帮扶措施。
原文链接:http://ybj.shaanxi.gov.cn/zdzl/ybfp/1892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