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胜利后,汉中市汉台区及时将“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来,下大力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汉台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一系列有益尝试。
一、下好“一盘棋”是根本保障
汉台区组建了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乡村振兴、医保、卫健、民政、税务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重点工作一体研究、一体推进、高效衔接,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一是携手敲门。医保、卫健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医疗机构下沉镇、村,集中开展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两病”认定,提供上门认定、上门送药服务,把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是资质互认。医保、卫健部门实行人员信息库对接共享,卫健部门认定的“两病”人员在就近镇(办)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即可实时办理“两病”门诊用药备案。
三是数据共享。乡村振兴、医保、民政、卫健、残联部门建立了数据互传共享机制,及时互传特殊群体认定、参保费用资助、报销待遇落实等信息,提高综合施策效率。
二、建好“一块屏”是有力抓手
2019年,为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汉台区构建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政策找人”的防致贫返贫预警监测机制。在此基础上,2022年,汉台区充分发挥网格管理系统精细化管理优势,实施“医保部门发起、网格中心调度、镇办研判处置、村居入户核查、横向联动配合、全程跟踪问效”的“医保+网格化”闭环式管理。
一是自上而下预警。医保部门将城乡居民在住院报销后超过自付金额的患者数据实时推送给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医保预警监测系统”,系统即时向镇(街道)派发《限时办结工单》,村(社区)医保员、网格员共同入户核查,镇(街道)进行综合研判,确有致贫返贫风险的,有针对性的予以处置。
二是自下而上反馈。镇(街道)每月安排网格员入户排查风险,发现问题后及时将情况上传反馈给网格中心,由镇(街道)经过研判,对属于医保政策范畴的反馈区医保局处置,由网格员协助办理相关业务。
三是部门协同处置。村(社区)网格员入户核实上报的信息不在医保政策解决范畴的,及时推送给镇(街道)民政部门。超出镇(街道)处置权限的,通过网格管理系统向民政、卫健、乡村振兴等部门横向派发《预警协办单》。
四是全程跟踪问效。《限时办结工单》发出后,村(社区)入户、区医保局对镇(街道)研判、问题销号、《预警协办单》处置等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2022年1——5月,智能监测共触发预警450人次,为57人次落实32.25万元医疗救助,为13人次落实3.34万元临时救助。
三、用好“一张网”是重要举措
一是全面建成经办体系。2021年,汉台区与中国移动达成“共建数字乡村”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首家实现机构、职能、人员、专网、设备在镇、村两级237个经办网点全覆盖,全面建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保服务经办体系。
二是下放事权赋能增效。2022年,将原有下放镇(街道)、村(社区)的5项经办事项扩大至镇(街道)13项、村(社区)11项、乡镇卫生院2项。在此基础上,汉台区根据村(社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群众需求等特点,探索推行“一个村(社区)一项特殊经办权限”,充分赋能基层网络。
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汉台区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对全区各级各单位医保经办服务人员实施培训,切实解决了基层医保经办服务面临的3大问题。一是编制了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汇编》,解决了如何正确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二是结合服务事项清单编印了《医疗保障经办规范》,解决了如何统一基层经办标准的问题;三是开发了在线答题系统并组织实施月考,解决了如何持续提升经办质量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ybj.shaanxi.gov.cn/zdzl/ybfp/192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