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健康调查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

健康调查网

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刊(第4 期)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陕西省“五个到位”挂牌督办 全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通过“五个到位”的方式强化挂牌督办,认真履职尽责,全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一、思想认识到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先后3次召开委党组会、主任会,认真学习 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 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情况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挂牌督办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挂牌督办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对象、工作任务,把挂牌督办工作作为补齐短板弱项、以点带面提升成效、探索经验做法的重要抓手,真抓实改,标本兼治,精准发力,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二、政策制定到位

  在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巩固好健康扶贫成果的基础上,针对10个挂牌督办县(区)实际,分别明确了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省际省内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健康县(区)创建等政策措施。各市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公有产权卫生室建设、高学历乡村医生招聘、乡村医生深造学习或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奖励补助等具体政策,确保挂牌督办县(区) 能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三、责任明确到位

  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健全乡村 振兴联市包县和调研评估工作机制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委领导和机关处室包联挂牌督办工作责任,明确委领导和各责任处室要到挂牌督办县(区)开展实地调研指导,与市、县(区)一起聚焦主责主业,分别落实好省级帮扶责任、市级属地责任、县级主体责任,指导挂牌督办县(区)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具体任务落实。同时要求,要把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贯穿挂牌督办工作始终,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务求取得实效。

  四、督导指导到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和责任处室负责人相继深入各挂牌督办县(区)采取实地查看、访谈基层干部和村民、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委党组书记刘勤社带队到国家挂牌督办的商洛市山阳县调研指导,逐项督导政策落实情况,并与商洛市共同谋划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计。委主任刘宝琴包联的紫阳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搬迁安置社区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公有产权卫生室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委副主任、省保健局负责同志包联的铜川市王益区积极探索派驻第一村医的方法,妥善解决了基层群众就医难题。在委领导的示范带动下,省市县积极互动,形成了基层有所呼、上级有所应的良好工作局面。

  五、工作落实到位

  专门向挂牌督办县(区)安排落实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控等方面投入项目资金4695 万元。“组团式”帮扶、对口帮扶工作推进顺利,帮扶团队全部到位开展工作。有6家县医院结合县域特点及医院实际,科学制定“千县工程”“一院一案”工作方案。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市制定的乡村医生激励政策、公有产权卫生室政策效果明显。商洛市山阳县按照“政府无偿提供房屋、镇卫生院负责改造装修”的要求,扎实推进村级卫生室由“民建公助”转向为“公建民营”,确保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有一所公有产权的卫生室,目前全县132个村卫生室“民改公”建设完工率、投入使用率均 位列全市第一。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供稿)

  湖北省“四个聚焦”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为推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健康湖北建设,重点实施“四个聚焦”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聚焦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推广大病救治模式,作为脱贫地区县域医疗机构针对所有30种大病患者住院治疗的规范化措施;逐步扩大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范围,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目前全省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564.46万人,签约率99.94%。继续实施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全部实现“一站式”结算。

  二、聚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建立健全防返贫工作机制

  (一)强化高额医疗费用监测预警。配合医保部门对脱贫人口的医疗费用支出进行调查,如果脱贫人口当年累计支出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则将其纳入因病返贫预警范围,每月定期推送给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

  (二)全面落实调查核实和帮扶措施。对认定的236056个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开展健康状况调查,核实率99.61%,核实患病人员61567人,已安排救治率为98.99%。对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协调实施临时救助等,合力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目前,脱贫人口住院享受医疗救助金额为3.05亿元;配合民政部门,通过开展信息比对、走访排查等方式,发动低保边缘家庭中患重特大疾病人员提出救助申请,全省共有城乡低保边缘家庭6.65万户16.1万人,其中4128名重病患者已被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运用好“防贫保”等商业保险作用,聚焦因病、因突发事件等致贫返贫风险,对达到救助标准的人员予以救助。

  (三)发放帮扶政策明白卡。督促各地加大健康帮扶等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向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放帮扶政策明白卡,确保群众全面了解帮扶政策并及时享受相关帮扶政策。

  三、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巩固提升基层能力

  (一)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全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脱贫县县级医院提标扩能,改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条件,实行“空白点”动态清零。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巡回医疗服务车949辆,为1506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远程视频终端、DR、彩超等常规医疗设备,为24025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智能健康服务包。所有医疗设备、智能服务包与县级医院联通,逐步实现“乡村检查、县级诊断”,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湖北省政府通过3年时间为全省基层卫生机构专项招聘10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已完成招聘近8000人的基础上,今年又下达2505人招聘任务。开展“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工程。2021年,完成4777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2022年又下达了3153人大学生村医招录计划任务。严格落实村卫生室每人次8元的一般诊疗费补助标准,每服务人口每人不低于5元的村卫生室财政定额补助。将村卫生室一般运行经费补助从原来的3650元提高到每年5000元。

  (三)提高县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省已建立县域医共体130个,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县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依托牵头县级医院,建成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检验等系统,基本构建起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协同发展框架。

  四、聚焦重点人群改善行动,加强健康危险因素控制

  为不断提升全省人民健康获得感,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 年)》,计划从2021年起用5年时间,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一)开展疾病筛查与干预。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制度,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研究将慢阻肺患者管理纳入基本公卫项目。目前全省完成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筛查413万人次,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6.9万人次,重点癌种早诊早治6.4万人次,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16万人次,不断降低人群发病率、致死率。

  (二)强化健康管理。对筛查发现的患者,完善健康档案,纳入健康管理。省级防治中心制定完善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组建以省级防治中心专家和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专业医师为支撑,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负责,护士、乡村医生等共同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为患者提供健康状况咨询、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方案制定等“全流程、闭环式”健康服务。

  (三)强化患者救治。发挥省级防治中心和专科专病联盟作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努力缩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到就诊有效处理的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一长期护理服务链。

  (四)强化健康教育。健全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和传播机制,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加强全人群健康知识普及,推广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分病种举办“323”健康科普大赛,推出《政在办“323”攻坚行动进行时》,策划科普直播24场,在全社会营造推进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供稿)

  上海市浦东新区

  借信息化为村卫生室赋能

  近年来,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二、三级医院的医疗健康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借助信息化手段深化村卫生室提质增能工作,把更多资源和服务下沉农村,让村卫生室成为有效解决村民医疗需求的平台,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浦东新区充分利用医联体互联网医院平台,实现在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开展远程咨询和预约转诊服务。当村卫生室就诊患者疾病超出全科医生或乡村医生诊疗能力时,通过登录所在医联体的互联网医院,发起远程咨询,由医联体牵头医院安排专家提供远程咨询服务,并做到实时响应。如果患者需到上级医院现场诊疗,由全科医生或乡村医生通过本市“1+1+1”签约居民预约转诊平台、互联网医院平台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为村民就医开展精准预约和 转诊服务。

  2021年浦东新区村卫生室累计服务4556人次,其中远程咨询服务3905人次,预约转诊服务651人次。2022年上半年,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背景下,浦东新区村卫生室完成了互联网远程服务量2099人次,其中远程咨询服务1822人次,预约转诊服务277人次,保障了居民的基本健康服务需求。

  目前,每一位浦东村民都可以在村卫生室享受到优质、高效、同质的互联网健康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供稿)


原文链接:http://wsjkw.nx.gov.cn/ztzl/xczx/gzdt_57463/202209/t20220919_37863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健康产业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