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记者从2023年全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全省各级医保部门从稳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常态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有序调整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等四个方面,充分发挥医保战略性购买作用,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一是稳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2019年,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使用规定药品费用纳入基金支付,目前累计享受待遇1691.86万人次、医保报销10.54亿元。实施全省统一的32个慢特病门诊保障政策,91.34万人享受待遇、医保报销11.70亿元,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达82.28%。提升大病保障水平,对特殊人群实施倾斜政策,起付线在普通居民基础上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取消封顶线。目前,职工、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为84%、75%。
二是常态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实行阳光挂网采购,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集采,持续压缩“带金销售”空间,引导企业走上重创新、重质量、重成本的发展新路,454个常用药品、16种高值医用耗材实施集采,平均降价62%,一年可减轻群众经济负担37亿元。累计拨付结余留用金1.58亿元,激励医疗机构合理、优先使用集采中选产品。累计预拨付医疗机构药耗采购货款21.66亿元,仅贵阳就预拨付了4.1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运营负担。2022年全省药品价格水平较2018年累计下降12.69%。
三是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药品目录实行每年动态调整,累计调入507个新药好药,纳入我省医保支付的西药和中成药3052种、中药饮片1424种、国家组织谈判药品275种。同时,将136个特殊药品,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特殊药品药店“双通道”,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将我省原自行增补的961个药品调出药品目录,实现了我省药品目录与国家药品目录的完全统一。
四是有序调整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全省累计新增、修订医疗服务项目300余项,更好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同步调整280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平均增幅23.96%。创新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一年一评估,目前贵阳共上调386项,平均增幅15%;铜仁共上调391项,平均增幅25%;毕节、黔南等将启动调整,预计调增总量2.21亿元。对口腔种植费用虚高实施专项治理,种植牙费用降幅有望超50%。2022年全省医疗服务价格水平较2018年整体上升9.7%。
原文链接:https://ylbzj.guizhou.gov.cn/xwdt/mtjj/202302/t20230222_782777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