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城固县医保局紧扣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主线,突出“四个聚焦”推行“四个模式,持续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净化基金运行环境,辖区各定点医药机构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提升。
聚焦职责监管,规范流程操作。推行“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检查”模式,规范操作流程,细化责任分工,将监管关口前移。按照业务受理与初步审查、科室内审与核算、科室负责人审核,单位负责人复核签字、财务支付与银行划拨、入账等多个环节,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持续开展定点医药机构申报资料抽查复核,对门诊、两病、慢特病、特药报销资料随机抽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每周对医保系统中智能化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追踪,对智能化审核中医疗机构申诉后“合议”情况进行核查确认,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医药机构进行重点监测,对审核中发现的“四不合理”问题进行集中核查,持续防范化解经办风险。抓好外伤住院和举报投诉实地调查取证,对投诉情况及时进行核实取证调查,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聚焦热点关注,提高参与意识。推行“集中+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做到政策解读“零距离”,助推医保惠民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活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政策和欺诈骗保典型案件查处情况宣传。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及举报奖励办法,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以开展“六进”“进知解”“走千家访万户”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一线,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宣传、解读,激发群众参与医保基金监管的积极性。
聚焦部门协作,完善联动机制。推行“评价+监管+惩戒”模式,严打各类欺诈骗保行为,联合卫健、公安、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基金监管要情,推进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信用评价积分管理制度和协同监管制度,实行联合执法检查,完善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行业工作者,组成社会监督员队伍,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形成长效社会监督机制。对查处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移送和通报,综合运用纪检和司法等手段实施联合惩戒,强化责任追究,共同守好群众“保命钱”。截止目前,行政约谈5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实现基金监管“一案多查、一案多移、一案多处”。
聚焦基金监管,严打欺诈骗保。推行“网格+专班+联防”模式,将全县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诊所)、村卫生室划分为城北、城西、城南三个片区,设立一级网格长、二级网格长、联络员和网格员,实行“带队领导+业务骨干”包片包抓监管机制,延伸监督触角到基层一线,实现县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网格化监管全覆盖。聘请专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组织系统内38名干部职工参加执法考试,提高其执法能力,购置执法记录仪、照相机、录音笔等相关执法设备,规范医保行政执法行为。引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以“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三假”行为作为检查重点,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以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人工检查与信息监控、事先告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督。近年来,对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6轮,专项检查7次,随机抽查40余次,约谈医药机构负责人10余人次,协议查处行政处罚医药机构69家,追回医保基金647.1万元。
原文链接:http://ybj.shaanxi.gov.cn/xwzx/ybyw/fxybdt/2631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