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科普成为最好的“防护服”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
作者:
疫情当前,人们对于健康科普知识的需求激增。在公众需要科学引导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总有一批医学“大咖”站出来理性发声、“硬核”喊话。从疫情初期的消除杂音、澄清谬误,到防控成效初现时的鞭策提醒,再到复工复产后的加油鼓劲、心理疏导,他们坚持面向公众科普宣教,让科普知识成为大家最好的“防护服”。
相对于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的政策宣教、口头督导,医学专家的发声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他们在第一时间发声,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而要做好科普并不容易,难就难在要让不同的人都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会照做。在地铁的移动电视里,我们经常能看到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亲自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的视频。许多医学大家,俯下身去做科普,用平实的语言讲科学道理,发出准确可靠的声音,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
科普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更多专家及时、准确发声,需要媒体秉持专业、客观的职业准则进行报道,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病毒可怕,但比病毒传播更可怕的是缺乏独立思考的以讹传讹、跟风抢购。在危言耸听、颠覆常识的健康传闻面前,或许一时无法辨别真假,但请尽量保持冷静和警惕,有时稍微“等一等”便能等来真相。从根本上来说,不断增强信息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坚持科学态度,才能提高对于纷繁错乱信息的“免疫力”。
疫情下的科普既是“战斗”,更着眼于把知识转化为人们的健康生活习惯。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是进行科普课堂的最好时机。而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则是一个长久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