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健康调查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

健康调查网

“感冒”了吃什么药?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能帮忙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近日,68岁的张阿姨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以为自己得了感冒,便自行购买了抗生素和止咳糖浆服用。可吃了两天药,她咳嗽等症状并未减轻,反而严重到影响睡眠,体温也升到了39摄氏度,胸口仿佛压了块石头。她儿子放心不下,坚持带她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张阿姨右下肺有炎症,且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为流感病毒阳性。医生表示,张阿姨的肺炎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若再拖延,可能就要发展成重症肺炎了。

  每年秋冬季,像张阿姨这样把感冒误认为“小毛病”而硬扛的人不在少数。咳嗽、发热、流鼻涕这些与感冒相似症状的背后,可能藏着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盲目吃药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为什么要做病原体检测

  呼吸道感染是秋冬季常见的疾病。致病的病原体主要分为三大类: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它们引发的症状可能相似,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很多人存在“咳嗽=有炎症=吃抗生素”的误区。事实上,60%~80%的成年人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引起的(如普通感冒多为鼻病毒,流感是流感病毒),用抗生素不仅没用,还会破坏体内正常的菌群,增加耐药风险。而张阿姨感染的是流感病毒,服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较好。因此,患者症状相似但病原体不同,治疗方向可能完全相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就如同刑侦中的“DNA鉴定”,能帮助医生精准锁定导致感染的“真凶”,避免经验性用药的盲目性。因此,治疗呼吸道感染,应先辨“真凶”再“出招”。

  

  哪些人需要做病原体检测

  并非一有咳嗽、发热就要检测,但建议以下人群尽快就医,并做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症状持续或加重者

  持续发热(体温≥38.5摄氏度)超过3天,或退热后体温再次升高。咳嗽加重,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咳出黄绿色脓痰、带血痰;用了普通感冒药(如布洛芬、止咳药)3天,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伴有头痛、肌肉酸痛(需警惕流感),声音嘶哑、咽痛剧烈(需警惕腺病毒感染),或以剧烈干咳为主,尤其夜间加重(需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

  ★特殊人群

  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有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心脏病等)属于高危人群。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是否有聚集性发病。如果你的家人、同事或同学中,近期有3人或以上同时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可能是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聚集性感染,建议做检测以明确病原体。

  

  检测项目越多越好吗

  不少人觉得查得越全越放心,甚至主动要求做“20项或30项呼吸道病原体联检”。事实上,检测项目并非越多越好。医生会根据症状、季节、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组合。比如,秋冬季流感高发,可能先查流感病毒A﹢B;如果儿童持续干咳,重点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另外,针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查项目,有检测核酸的,也有检测抗原、抗体的,医生会结合患者情况开具相应的检查项目,进行综合判断。患者盲目要求做全项检测,不仅费用高,还可能因阳性结果带来焦虑和恐慌,同时影响医生判断。

  

  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杨双双


原文链接:https://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511/t20251111_703247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网站地图 健康产业项目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