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健康调查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

健康调查网

社区依然坚守“关口前移”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      作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郑艳玲

尽管武汉已经“解封”,但我们中心医护人员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少部分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工作没有回家,有的医护人员在隔离点(中心已管理22个不同类别的点位)驻点长达70天,再加上中心收治了71位确诊患者,大家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压力和负担;其二,中心现在还处于上五天休一天的战时工作状态,要为辖区复课的学生和学校教职工,以及复工复产企业的员工,进行健康体检、检测核酸和抗体,每一项工作基本上都是限时完成,每天的工作量很大。目前,中心对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开展微信视频和电话咨询服务,家庭医生24小时开通电话,居民若有需求,可随时与家医沟通交流;为中心医护人员提供网上心理疏导视频和语音课程服务。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中心的工作也慢慢恢复正常,目前有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恢复诊疗业务。目前中心开放了全科门诊、外科门诊、狂苗处置门诊、中医科、妇科、计划免疫科、输液室,工作日门诊量在150人左右,较疫情前减少了一半。

二是预检分诊工作。中心在一楼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台,红外线自动测量体温,发现体温超过37.3℃的患者,第一时间单独隔离留观,拨打全区统一的电话,安排车辆接患者去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安排工作人员或者通知街道负责陪同前往。

三是计划免疫工作。首先通过电话或QQ群预约儿童来中心接种的时间,儿童来中心后在大门入口处测量体温,核对预约信息,再走专门通道到三楼公卫科登记处,由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儿童身体健康情况,再接种疫苗。每半天预约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

四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截至5月6日,中心管理新冠确诊、临床诊断患者(剔除死亡人数)354人,无症状阳性患者20人,密接人员483人,一般发热人员32人,无疑似患者。同时负责京汉之星酒店隔离点工作,派驻了一医一护一中医驻点;安排2名人员到武昌宏基客运站保点工作;开展复工复产核酸抗体检测工作,与第三方实验室合作,由中心采集核酸,送到实验室检测,24小时内出结果,每天预约做30人左右;驻点学校医疗保障工作,中心根据辖区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武汉市三十九中和二职高中高三保点任务,每所学校分别安排了一医一护,指导学校做好入学前体温筛查和消杀工作。

五是新冠肺炎患者回归社区后的康复与健康管理。家庭医生每天会给患者打电话或者微信视频联系,随访患者情况。家庭医生建立康复群12个,入群人数147人,已对确诊出院患者266人进行健康检测6118次,健康随访137次(每月1次);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健康监测,所有健康管理数据按照要求输入省公卫系统;同时与新冠肺炎确诊出院患者及家属一一签约,通过电子签约319人。

与之前的工作相比,目前中心的工作重心还是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即家庭医生对居民进行管理,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力度等。

思考

通过此次疫情,我认为在未来基层体系建设中,硬件检查设备(DR或CT)、三区两通道房屋设置规范、防疫物资保障等三个方面需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学习要形成常态化机制,学习内容要全面、学习计划要落地、学习要求要严格,如培训、实训、实操的演练要有考核,并与年度考核挂钩;要按照国家标准为基层配备足够的医护人员,避免出现疫情中一人兼顾多个岗位的情况。

这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加快推进分级诊疗,让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效率更高、服务更规范。

健康产业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