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健康调查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

健康调查网

【池州】“无感”便民服务让群众办事“零操心”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 安徽省医保局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从职能定位出发、与本地实际结合,聚焦小切口突破、出实招发力,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群众、企业及医药机构办事便捷度、满意度、获得感显著增强。

  便捷化办事,重构服务体系

  该局聚焦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问”痛点,系统性重塑医保服务模式,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城乡全域覆盖的便捷服务体系。2025年以来,全市医保窗口线上线下业务总量达11.3万件,政务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9%以上。

  集成服务“一窗办”。在全市6个县级及以上医保服务大厅、42个服务窗口全面实施“综合柜员制”,整合28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将分散的参保缴费、待遇申领等业务窗口合并为综合服务台,通过“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办联办、窗口统一出件”模式,全面终结业务分窗办理历史。同步打造“联办窗口”,打通与人社、税务部门信息壁垒,“出生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37 项关联业务实现“一表申请、一次审核、一窗出件”,单次业务办理时间平均节约60%以上,累计联办业务超 1.2万件。

  延伸服务“就近办”。织密“县有大厅、乡有窗口、村有柜台、组有网络员”四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在全市56个乡镇(街道)、683个村(社区)建立医保服务站点,将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14项高频事项延伸至基层就近办理,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主动对接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市高新区等重点园区,设立园区医保服务站,为园区企业和参保职工提供高效便捷优质医保“延伸服务”,真正实现医保业务“门口办”。

  线上服务“一网办”。以信息化标准化为基础,建成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医保业务系统接入全国“一张网”。拓展线上服务场景,畅通业务线上办理渠道,依托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皖事通”APP、微信公众号,实现参保缴费、门诊慢特病认定、医保关系转移等34项业务“一网通办”、20项高频业务“全程网办”。医保“网办”业务占比从“十四五”初期的不足50%提升至80%以上,群众办事实现从“线下跑”向“指尖办”的跨越。

  精准化改革,创新服务举措

  该局围绕群众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和特殊群体需求,靶向发力,高效办成生育、退休“一件事”,其《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案例获评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

  生育医疗“一次办”。围绕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精简优化申请、审核、发放等业务环节,对生育津贴支付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业务环节精简率达40%,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以内。参保女职工在全市首批12家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用后,无需申请即可自动享受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实现待遇享受“零材料、零跑动”。此外,生育保险待遇核定支付实现“跨省通办”,生育医疗费用实现省内异地直接结算,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2025 年以来,全市“无感”发放生育津贴1700余万元。

  慢病认定“随时办”。在全省率先上线应用门诊慢特病网上申报系统,实现门诊慢特病认定从传统线下集中评审到全流程线上办理的跨越。推行“随时随地线上申请、专家‘随机双盲’鉴定、结果自动录入”服务模式,平均业务办理时长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服务效率提升65%以上。同时,对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等13个病种实行待遇“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患者从出院到享受慢病待遇时长大幅缩短。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从63种扩至83种,实现省内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互认,跨省异地就医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病种增至10个。

  退休待遇“免申办”。聚焦企业和参保人员普遍关注的退休业务办理事项,推出医保退休待遇“免申即享”服务,实现参保人员享受医保退休待遇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建立联办机制,通过信息共享、集成服务,精准匹配未办理医保在职转退休业务的人群,协同人社部门联办职工退休手续。开展医保领域政务服务减材料、减证明、减跑路、减时间、减乱为“五减行动”,促使退休关联业务所需材料总数由5份减至1份,职工退休关联业务办理时限压减60%。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72名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实现退休待遇“免申即享”。

  智能化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该局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大力推进智慧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升级医保服务体验,实现医保服务从“可用”向“好用”、“易用”转变,其医保码深化应用经验做法获得国家医保局肯定推广。

  就医购药“一码办”。打破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系统不统一形成的“数据壁垒”,推动“一码”替代“多卡”,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全市27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结算等事项“一码通办”。在7家定点医疗机构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将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嵌入医疗机构既有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建档、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医保报销等就医报销“指尖办”。推出“医保码无感支付”功能,全市12家医药机构实现“一次展码”同时完成医保报销及个人自付费用支付。在全市定点医药机构部署500余台医保综合业务服务终端,拓展就医购药全程“刷脸付”服务场景。

  异地就医“一站办”。聚焦关键环节,持续优化服务,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速增效。扩大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全市97家定点医疗机构、418家定点零售药店接入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平台。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精简规范备案认定材料,推出“自助备案+快速备案”双轨服务模式,实现省内临时外出就医“免备案”、跨省临时外出就医“零材料”自助备案。全市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率提升至91.97%,其中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从2021年的31.9%跃升至87.68%,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异地就医“垫资跑腿”难题。

  药品查询“一键办”。在全省率先实施“医保药品云平台”国家级试点项目,打破定点医药机构与参保群众之间的信息壁垒,智能化提供医保目录内3159种、15万余类规格的药品找药服务,缓解参保群众“找药难”问题。创新开发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搭载精准查询、智能比价、地图导航3项核心功能,实时为参保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药品查询服务,实现药品“一键可查、智能比价”,引导参保群众就近就便购药。


原文链接:https://ybj.ah.gov.cn/xwzx/sxdt/1503190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网站地图 健康产业项目 本网招聘